近日,陕西、山东、湖南、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多地相继发布通知,正式落地执行国家组织第十批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共涵盖62种药品,平均降幅超过60%,降价力度显著,切实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以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为例,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品集采后,患者年度治疗费用从4000元至5000元大幅降至100元至200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来那度胺胶囊,专利到期后及时纳入集采,每粒(25mg)从约200元降至15元,每月可为患者节约药费3880元左右,真正实现“用得起好药”。
据悉,国家第十批药品集采规模创历史新高,涉及62个品种、263个品规,是历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之最。中选药品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种,涉及阿司匹林肠溶片、艾地骨化醇软胶囊、青霉素注射剂等多种常用药品及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集采在药品选择上兼顾基础常用药与高端复杂药品,尤其加大对心脑血管、消化代谢等慢性疾病治疗药物的纳入力度,覆盖人群广泛,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用药水平,更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集采方案充分考量临床实际需求,同一治疗领域中,不同作用机理、疗效更优或使用更便捷的药品均被纳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丰富、更科学的用药选择。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中心主任路云指出,此次集采既有常用药也有高端复杂药,同时纳入多种心脑血管、消化代谢类基础疾病用药,覆盖人群广,能够提高患者用药水平和生存质量。
在保障药品供应方面,各地积极落实配套措施。济南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副处长于小龙介绍,为确保集采药品稳定供应,自国家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以来,医保部门持续强化监管。在第十批药品采购周期内,将对药企供货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一旦主供企业出现断供、停供等突发状况,将在省级医保部门指导下,迅速启动备供企业替代机制,通过“主供+备供”双轨模式,筑牢药品供应防线。
陕西省医保局也明确要求,中选企业必须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保质、足量完成供应任务。若主供企业因重大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省医保局将按程序依次启用备供企业、第二备供企业,或增补其他供应企业,确保带量采购协议顺利执行。同时,医疗机构需强化履约意识,通过省级采购平台规范采购流程,严禁线下交易行为,并优先使用中选药品,打通药品进院“最后一公里”,切实让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经济参考报记者 梁倩
关健词: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4月29日 10:30
2025年04月28日 16:14
2025年04月28日 16:13
2025年04月28日 16:12
2025年04月28日 16:10
2025年04月28日 16:05
2025年04月28日 15:30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