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包过”、“考研VIP通道”等广告词在考生群里传播。请考生及家长切勿听信谣言,铤而走险,最终只会落得人财两空!
案例分享
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网安部门打掉一个以“考研VIP通道”为暗示诱饵进行宣传、收取高额培训费、组织考生“携带作弊设备”参考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涉案人员最高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众多考生因此被取消考生成绩,甚至面临停考3年、取消学籍等处分。
利用“考研VIP通道”
收取巨额培训费
该犯罪团伙利用网上教育培训直播、朋友圈推广等方式,暗示自己掌握考研科目中困扰很多考生的外语考试通道,并在“一对一”私聊中反复透露“已打通关系”、“可提前获取答案”等细节,在取得考生信任后,嫌疑人向每位考生收取最高20万元的“包过”费用。而所谓的培训也仅仅是几份历年考题和一两段经验介绍视频。
玩转考生心理
发放设备、诱导作弊!
已缴费参加“培训”的考生在报名前,需按照犯罪团伙的要求在对应考试地点缴纳、办理相关保险,然后报名参加考试。开考前夕,该团伙会在指定地点将“作弊器材”交给考生并培训其如何使用。多数考生因前期付出了大量钱财、精力,最终选择铤而走险实施作弊行为。嫌疑人到案后供述其所发送的答案系按照往年考题随意编造的。
随着该团伙的落网,众多实施作弊的考生也被顺线查获。
普法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的规定
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存在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等行为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作弊考生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单位应当依法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
网警在此提醒广大考生
警惕兜售“考试答案”、组织作弊等违法行为,勿信“保送”“包过”等虚假宣传。
增强法律意识,遵守考试诚信,切勿以身试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关健词:
责任编辑:吴仁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13日 14:52
2024年12月13日 14:51
2024年12月13日 14:51
2024年12月13日 14:50
2024年12月13日 14:44
2024年12月13日 14:43
2024年12月13日 14:4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