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市隆阳区依托推进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建设为契机,组建由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隆阳区妇幼保健院、隆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25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转变传统“重引进轻培养”的粗放模式,创新打造“引才精准化、育才系统化、留才人性化、用才科学化”的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引进500多名医学人才,DRG组数增长到600多组,医共体分院门诊量攀升至120万。
精准引才:靶向出击破解“水土不服”困局。聚焦健康隆阳建设目标,充分用好《保山市“兴保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隆阳区卫生人才六条(试行)》等政策。2024年以来全区共引进结合重点学科发展需求,建立人才需求库,精准对接高校资源绘制“人才地图”。打破“坐等投简历”的被动引才模式,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动出击,由党委书记、院长牵头带队赴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省内重点医学院校开展专场宣讲会,覆盖应届毕业生及在读硕士。2024年,医院成功引进17名研究生,2025年更是提前招聘28名研究生。目前,医院共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129位。
隆阳区持续推进“工作生活在外地、创业贡献在隆阳”的聚才模式,采取项目引进、兼职引进、合作引进等方式,加大专家工作站和柔性引才力度。2024年新建疼痛、眼科、妇科、超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专业7个专家工作站,建立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云武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目标责任方式签约柔性引进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专业王剑松专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质控管理刘大锦和朱凌燕专家3位专家。截至目前,全区共计引进省内外三甲医院专家建立正常运行各级各类专家工作站53个。在“银龄医师”引进计划中,12位退休名医组成“银发智囊团”,40个需求岗位精准对接银龄医师。
系统育才:分层赋能激活内生动力。2024年以来,隆阳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派出进修培训570人次,受理申请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历)共计73人。医共体总院保山市二院举办4期“隆阳区紧密型医共体2024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技能培训”,培训及考核2134人;共计派出外出进修29人次,选送外出规培98人,已规培返院57人。现有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1人、“兴保英才培养计划”2人,云南省高层次中医药后备人才1人。通过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智慧型医院,构建起“科室-院级”双维度学习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建设能效型、品质型现代化医院,降本增效,实现医院的良性运行。以“1+2+3”模式“下沉式”帮扶,推动医共体建设织就健康“防护网”。选派骨干医生驻点乡镇卫生院,开展“手把手”教学,累计培训基层医护500余人次,提升区域医疗协同能力。
用才留才:机制创新涵养干事沃土。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创新构建“多维评价、动态激励”的晋升体系,破除人才成长“天花板”,将24位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人员、7位取得高级职称资格的护理专业职工纳入合同制参编人员管理使用。持续加大学科平台建设投入,构建“教研室筑基+科研团队攻坚”的双轮驱动模式,为不同层次人才提供梯度化成长空间提供教学、科研平台。围绕内科、外科、急诊、护理等核心领域设立7个标准化教研室,打造11个科研团队,分别选拔12名优秀硕士研究生担任教研室秘书,23名研究生任科研团队组长、副组长,为青年人才提供管理能力锻炼平台。
该院在2021年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薪酬分配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激励闭环。建立全面考核机制,内容紧密围绕德、能、勤、绩多个维度,将工作量以及工作的质量有机结合,激励职工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医德修养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形成“以考促学、以评促优”的良性循环。制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2025年修订稿)》,开展“一事一议”定制服务,解决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2024年以来召开卫健领域人才座谈会4次,解决高层次人才需求20余项。
从“引才精准化”到“留才人性化”,隆阳区正以人才“强磁场”撬动医共体“大能级”。隆阳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表示,隆阳区将持续抓实医共体建设,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实现人员数量稳步扩充和人员质量的大幅提升,为隆阳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通讯员 陈重光孟微
关健词:
责任编辑:何莉莉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7月01日 15:14
2025年07月01日 15:13
2025年07月01日 15:05
2025年07月01日 15:02
2025年06月30日 18:32
2025年06月30日 18:3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