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白族乡集镇搬迁安置点的保山万众毛绒玩具有限公司瓦房车间里,40多名周边群众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纫机缝制毛绒玩具。瓦房村村民杨春菊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后,8点来到这里上班,中午在公司吃饭休息,晚上还可以辅导孩子作业。“家门口就业就是方便,既照顾孩子,又照顾老人,还有稳定收入。”
今年3月,保山市、隆阳区主要负责人率队赴广东、广西等地考察招商,3月20日与两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到隆阳区投资建厂,保山万众毛绒玩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支持下,4月17日,该公司车间完成选址、招工等工作,正式投产。
“为确保车间顺利落地,我们积极对接企业,招工在前,提前摸清无法外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需要在家照顾家庭的劳动力底数,做到精准招工。”瓦房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唯勋介绍,瓦房乡做好厂区选址、厂房装修等要素保障,厂区选址考虑群众就近就便照顾家庭实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自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工作以来,隆阳区紧紧围绕解决好群众就业和增收问题,高位推进“招小商”工作,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云南唯依服饰有限公司是3月20日签订协议的另外一家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外贸服饰、行业服装、校服等业务,公司落户丙麻乡建厂。目前,车间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和设备组装,第一批50名工人正在开展技能培训,预计本月底正式投产,公司计划第二批招聘150名工人,满产后将带动300余人就业。
“我们积极协助企业抓好厂房改造、营业执照资质申办注册、税收申报等手续,以及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和培训工作。”丙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春秋表示,他们将继续落实好“编外车间主任”工作制度,做优做细,服务好企业,抓好“招小商”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就业。
据悉,自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工作以来,隆阳区聚焦“小切口”,精准对接引进生产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隆阳,目前已外出招商5次,走访企业34家,示范带动全区招引“小商”35个,直接促进就业900余人。
云南网记者杨艳鹏通讯员寸喜梅陶江龙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5年04月28日 18:20
2025年04月28日 09:44
2025年04月28日 09:42
2025年04月28日 09:42
2025年04月24日 16:48
2025年04月24日 16:47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