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廷,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7月生,云南省腾冲市猴桥镇人,生前系腾冲市猴桥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兼任猴桥镇胆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党支部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2019年7月11日,明知前路凶险的郭彩廷,在前往抢险救灾一线途中,遭遇泥石流不幸牺牲,年仅47岁。危急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参加工作26年,他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心中装着群众,牢记为民宗旨;入党24年,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干彰显责任担当,用平凡书写大爱人生。被中共云南省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确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授予云南省“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称号和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初心如磐 大爱无我
1993年,郭彩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到条件艰苦的猴桥边境民族小学任教。他深知会说民族语言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学会傈僳话,以方便拉近与傈僳族群众的距离。
1995年入党以来,无论是面对移民搬迁、水库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等“硬骨头”工作,还是被派往情况复杂、贫困程度深的傈僳族社区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毫无怨言,欣然领命。他曾在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组织信任我,把我派来做群众工作,不管流汗、流泪还是流血,都要无愧于党。”
郭彩廷始终坚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工作中任劳任怨,勇于直面矛盾困难、千方百计解决问题,是同事眼中的“救火队长”。在三岔河水库建设工作中,他率先搬迁了自家的祖坟。驻村扶贫期间,他主动提出担任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第一党支部书记,倾尽心力为傈僳族群众排忧解难百余件,忍受了难以言表的委屈与痛苦。“有事就找郭老师”成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种共识。与他朝夕相处的胆扎社区党总支书记谢君微说:“老郭工作积极主动,很多急难险重的事情,他都冲在最前面,却从不叫苦,他无愧于民。”
2019年7月9日以来,腾冲市猴桥镇发生持续强降雨,自然灾害频发。11日清晨,大雨如注,郭彩廷十分担心傈僳族群众的安全,忧心如焚的他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再三劝阻,与同事谷立奇毅然前往救灾现场。在途中,他不断发现山体垮塌、树木倾倒而阻断道路的情况,及时处置险情后,仍然笃定前行。
“快退!快退!有泥石流!”当他突然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向紧跟其后的谷立奇挥手示警,并拼命大喊。瞬间,郭彩廷被泥石流连人带车冲走了。两天后,自发前来迎回郭彩廷遗体的300多名群众哭声震地,不停呼喊着“阿依帕”(意为好大哥、好兄弟)。挥别人生,如此仓促;最后一息,止于旅途。他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生命献给了伟大的扶贫事业。
勇于担当 攻城有我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郭彩廷深知,傈僳族群众脱贫的任务重、困难多。他走遍了胆扎社区735户农户,重点走访了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2户住房短板户,其中有一户他先后去了27次。
他在日记中写道:“脱贫攻坚,拼的是担当、扛的是责任、靠的是办法。”遇到困难麻烦时,他总是迎难而上,总有一句掷地有声的口头禅:“又不怕!” 郭彩廷坚毅担当的崇高品质,令人信服。当地傈僳族群众亲切称他为“哈勒波(意为可靠、踏实的人)。”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二字。郭彩廷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最大程度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他随身携带着一本“记事本”,哪家的房子漏雨了,哪家的孩子上不了学,哪家的电费该交了,哪个老人住院的费用还没报销等等,他都记录得一清二楚,并逐一帮助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还有一家一户的困难没有解决,我就吃不香、睡不安。”郭彩廷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傈僳族群众肃然起敬,都夸赞他是“尼奴帕”(意为知心人、贴心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郭彩廷先后牵头组织了3期社区技能培训班,共有106人学到了理发、缝纫、餐饮、电焊等技能。他争取资金10万元,在社区成立了琅琊教育扶贫基金,设法阻断孩子的辍学后路。
三草坝小组有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12岁傈僳族孤儿余生强辍学在家。郭彩廷帮他申请救灾款、临时补助费和农村低保,孩子的学习生活从此有了保障。麻家寨村民蔡文相,全家7口人住在牛厩楼上,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郭彩廷反复与他促膝谈心,鼓励他撸起袖子加油干,还帮他协调资金13500元解决了住房问题。很快,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蔡文相一家,通过外出打工和发展草果等特色产业,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轨。
扎根边境 团结典范
你把群众举过头顶,群众就会把你放在心上。三岔河水库建成蓄水,胆扎社区成为户外运动的首选地之一,郭彩廷顺势倡导社区成立钓鱼协会,举办垂钓比赛。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村民发展餐馆4家、宾馆5家,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他还指导社区成立了黄牛养殖合作社、油茶种植合作社,多渠道促农增收。
外出打工的傈僳族村民郭彩权返乡搞起了养殖,带动村民增收,但资金有困难。郭彩廷得知后,多次到县城帮他“跑”来贷款。郭彩权说:“没有郭老师的帮扶,就没有我们的致富梦。”
共和国1号界碑矗立在胆扎社区西边的中缅边境线上。郭彩廷从小敬仰“巡边人”的家国情怀,曾多次跟随父辈到共和国1号界碑瞻仰,爱国主义的种子从小在他的心里扎下根。他带领社区党员到界碑开展主题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激发党员的爱国戍边情怀。
他主导创办“边境双语学习课堂”,组织开展法制宣讲13场次,受益3000余人。他以“党建+法治+边境综合治理”模式,联动军、警、地三方开展“以法固边”行动,筑牢边境防线,让胆扎社区成为“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哨所、村村是堡垒”的边防屏障。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胆扎社区是傈汉杂居的社区,其中傈僳族占到86%。历史以来,汉族与傈僳族相亲相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郭彩廷千方百计把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政策植入人心,积极传递民族团结的好声音和正能量。
在傈僳族寨子举办“阔时节”“刀杆节”等民族文化节,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曲舞,增进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把产业发展当作边疆民族团结进步的粘合剂、催化剂,将社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各族群众都有事做、都有收入、都能致富。到2020年底,胆扎社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80元。胆扎社区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典范。
克己奉公 精神丰碑
郭彩廷时刻慎微慎独慎初,时刻自警自省自律,真正把廉洁当作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他特别注重处理“亲”“清”政商关系,从不接受企业主吃请送礼。
在承担猴桥镇200余家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的11年间,郭彩廷始终坚守廉洁底线,干净干事,无一例信访举报。他的清正廉洁赢得了服务对象由衷的钦佩和尊重。“千里奔丧只为三鞠躬”。他牺牲后,企业主黄智慧特地从成都奔袭千里,辗转赶到灵前以表哀悼。
郭彩廷十分重视家风家教的培养和传承。他常说:“身教重于言教。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 儿子郭美济深受父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援藏,立志像父亲一样服务好边疆群众。到西藏后,郭美济放弃了留在昌都市区的机会,主动申请去了基层。郭彩廷生前书写并追求的“积极向上、勤勉谦恭、诚实守信、敢于挑战”16字格言,成为他留给家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郭彩廷生前最见不得群众办事难,只要群众有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去帮助。他的车里随时放着一个包,里面放着印泥盒,还有一些表册以及帮群众办事用的各种材料。老百姓都说,他的私家面包车就是一个“移动办公室”。他是群众心目中的“撮基帕”(意为好人),但在家人眼中,他最“不靠谱”。
妻子常年患病,他曾许诺:“再坚持坚持,等我把胆扎的事处理完,我就陪你去做手术。”然而,直到牺牲,郭彩廷这个承诺都没能兑现。84岁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未能陪在身旁。曾许诺儿子去西藏团聚,也成为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郭彩廷把一生献给了边疆人民,把生命献给了脱贫事业。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作风务实、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顾全大局、团结干事的协作精神,勇于担当、干净做事的优良作风,在祖国西南的边境上树起了一座耀眼的精神丰碑。(黄宝洲)
关健词: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0:24
2024年03月11日 10:00
2024年03月10日 10:24
2024年03月10日 10:18
2024年03月10日 10:16
2024年03月10日 10:15
2024年03月10日 10:1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