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祝家村新寨自然村,红白相间的“新寨”两字挂在了一节老树桩上,衬着旁边几丛绿色的兰花,让人眼前一亮,给我第一感觉就是舒服、干净,这是个很漂亮的小山村。谁曾想,这里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走进新寨,村内的主干道的两旁栽着在着一排木头做的栅栏,偶尔可以看见一株一株的爆杖花懒洋洋地趴在木栅栏上,随着威风轻轻地晃动着身子。道路旁边一排空心砖矮墙吸引了我的目光,大大小小的“破烂”陶罐稳稳地站在矮墙上,有些上面还有着一株株不知名的兰花,相映成趣。核桃树下,垃圾不见了,被打扫的干干净净,道路上污水不见了,连路边猪圈的粪坑也看不见了,路边的空地上一把把“大伞”立在几个矮木桩的中间,给路人提供了休息的地方,就连路边的墙角处,都能看见小簇小簇的绿植。走到寨子中间,我看见了一个大棚子,中间是一个圆圆的大火塘,旁边立着一架木质的秋千,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觉得最让人惊喜的是垃圾桶,一根木桩挑着着两只木桶,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煞是好看。茶余饭后,小组引导群众聚拢体验新寨美,并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新寨美,让新寨“走出去”。评比7户卫生清洁户,挂“美丽庭院”牌,展示新寨产业、人才培养、道德新风上的突出典型人物14人,注入火塘文化,激励乡风文明建设,提升群众自豪感、幸福感。
新寨变了,不再是以往那个让人谈而色变的不毛之地,现在的新寨真的能称得上它的名字,真的焕然一新。
不管是路边的木栅栏、兰花、炮仗花,还是空地上的“大伞”、火塘、秋千和垃圾桶,都让你惊艳,让你感动。
据了解,今天的新寨,是全体新寨人民努力的结果。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努力下,独具匠心、巧手布局、全民参与,共同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寨。
在新寨建设初期,没钱是摆在镇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为了改变新寨,镇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入户动员,连夜召开群众会,动员全村人员就地取材,确定尺寸后将自家林地里的树木砍了共同制作木栅栏,大家入眼看到的一切,绝大部分都是山里找的,木栅栏、兰花、炮仗花、木桩等。就连空心砖矮墙上的陶器都是低价从工厂买的残次品,货损或漏,最大化的资源利用。
“原来,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现在,工作队给我们在木栅栏上安装了小小的太阳能路灯,一到晚上,全村都亮了,老人、小孩三五成群,出来活动的也多了。”新寨的小组长说道。
走进农户家中,一个用啤酒瓶砌起来的花台吸引了我的注意,“还真是废物利用啊!”我很是感叹。
据了解,为了提升新寨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祝家村组织群众集体大扫除,就地取材,发动每家每户捐木头(每户投入6个义务工,捐30根木头),捐猪槽、木桶、野花,点缀村寨,自行治理粪污,拆除烂圈站、危房,用活公共服务岗、护林员、低保、特困等人员扎实参加整治。历时三个多月,共计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0次,出动人员150人次,完成了小组粪污治理35户,鸡鸭围栏28户,拆除烂圈站、废弃危房8间,清运垃圾30车次,购置垃圾焚烧炉39个,用碎石铺泥泞路1.4公里,建成活动场所、休闲亭、停车场,立起新寨寨门标志,安装小型太阳能灯19盏,集中攻坚卫生难点户2户,住房改造形象提升14户。为了形成长效机制,新寨小组主干道承包到户,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负责人、负责路段等。村民们也很自觉,积极参加卫生清理。
新寨的今天: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美丽宜居,乡风文明迈步伐。寨变美了、家变美了、人变美了。新寨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就地取材打造出美丽宜人新寨,今天的新寨人民卫生意识增强了,文明意识增强了,幸福感增强了。(通讯员 张艳)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关健词:
责任编辑:杨健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2024年03月11日 10:24
2024年03月11日 10:00
2024年03月10日 10:24
2024年03月10日 10:18
2024年03月10日 10:16
2024年03月10日 10:15
2024年03月10日 10:1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云南网警 | | 滇公网安备 53050202000001号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信息备案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免责声明:九龙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